收缩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型示例(二)
发布时间:2013-4-11  阅读:7771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

1.著名的“白板说”的倡导者是(  )。

A.卢梭        B.杜威      C.洛克      D.斯宾塞

2.小红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求知欲

3.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理论是(  )。

A.外铄论            B.内发论

C.环境决定论        D.多因素交互作用论

4.儿童在家中养成的爱劳动的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 )。

A.知识迁移      B.技能迁移    C.态度迁移    D.行为规范迁移

5.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实践属性   D.现实属性

6.学生学习体操动作,这种学习属于(  )。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言语联结学习

7.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

A.教师      B.学生    C.内容     D.课程

8.智力也叫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9.“举一反三”与“触类旁通”体现的是(  )。

A.创造性   B.学习动机    C.学习迁移   D.学会学习

10.以词汇学习、实物、图片、图表、图形等为内容的学习属于(  )。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符号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11.“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是(   )原则的集中体现。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巩固性   D.循序渐进

12.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日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面谈进行的评价是(  )。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正式评价     D.非正式评价

13.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之一是他们的学习是一种()学习。

A.直接性      B.多样化    C.复杂化   D.规范化

14.对一个玩具,儿童既可按颜色归类,也可按形状归类,还可按大小归类,说明这时儿童的认知水平已达到(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5.允许成绩优秀的学生跳级,体现了( )原则。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因材施教    D.巩固性

16.教师的批评或不赞成,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存在着(  )。

A.负相关   B.正相关   C.没有关系   D.若有若无

17.明代以后使科举考试形成固定格式的是( )。

A.八股文   B.程朱理学   C.《四书》和《五经》   D.六艺

18.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有个人的意义的群体是( )。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集体

19.注重学生基础学力培养的课程是(  )。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学校课程

20.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   )。

A.家庭   B.社会   C.学校   D.工作单位

21.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方式是( )。

A.推理式   B.启发式   C.算法式   D.演绎式

22.“四有、两爱、两精神”的教育目的出自( )。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3.教育()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A.全民化   B.民主化   C.现代化  D.终身化

24.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定的评价是( )。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正式评价  D.非正式评价

25.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学生成绩有( )趋势。

A.负相关   B.正相关   C.没有关系   D.若有若无

26.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是( )。

A.提纲   B.课文    C.目录   D.习题

27.直接认知被评价者的最好方法是( )。

A.观察   B.测验   C.调查   D.谈话

28.测验主要以( )进行。

A.口试   B.笔试  C.面试  D.交谈

29.学生将特殊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对所学内容在信念或态度上表示正面肯定的情感教学目标是( )。

A.接受  B.反应    C.形成价值观念  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30.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集体

二、简答题(共5道题,每题5分,共25分)

1.主题班会的形式有哪些?

2.指导教学包括哪六项主要活动?

3.课程计划对学校有何指导意义?

4.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有何影响?

5.为什么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三、材料分析题(共2道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不会听课的小刚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内容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因此,他的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很着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问题:请分析小刚不会听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有人认为,科学家研究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是一个探究未知的认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虽然是学习人类已知的知识,但对于学生来说,这些知识仍然是未知的,仍然是一个探究未知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认识过程。

问题:请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及教学过程的本质,分析下面这一观点。

 

四、教学设计题(共1道题,每题35分,共35分)

材料二:

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l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武士俑高1.8米左右,体格健壮,体态匀称。身上穿着战袍,套着铠甲,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大多挽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髻。它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个个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峻,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筒马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车兵俑则分为驭手和军士,驭手居中而立,驾驭着战车,军士分列在战车两侧,保护着驭手。

弓弩手个个张弓搭箭,两眼盯着前方,或立,或跪,随时准备将利箭射出去。

马俑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观察,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请在上述三个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识等)进行教学设计。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项目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 “教师培训在线” 保留所有权利
工信部备案号:沪ICP备12040960号     Copyright © 2012 Shanghai eductional ltd. All Rights Reserved.